跳过正文
Background Image
  1. 数据库老司机/

DDIA 第二版中文翻译

·1789 字·4 分钟· ·
冯若航
作者
冯若航
Pigsty 创始人, @Vonng

曾经的互联网名著 DDIA —— 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第二版已经发布到第十章了。 老冯这次用 Claude Code Max 20x 花了两天功夫,把已经释出的这十章翻译成了中文,并使用格式清晰美观的 Hugo + Hextra 框架构建了 Markdown / Web 版本,供大家交流学习之用。

在线阅读地址:https://ddia.vonng.com。

当然,这个是预览版,作者边写边发布,目前前两个部分都已经写完了,第三个部分 “批处理” / “流处理” / 做正确的事估计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了,目前英文版本可以在 O’Reilly Safari 上免费阅览

第二版相比第一版做了许多校订,第一章是完全新增的,后面许多章节也根据最近这些年的最新变化进行了修订 —— 比如索引的部分就新增了向量数据库 HNSW 索引的介绍。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快速过了一遍,感觉温故而知新,再看也有新的感想与感受。

总之,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,读完它不能让你成为任意一种数据库的专家 —— 但能够让你建立起这个领域的概念地图与思维框架,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问题,并轻松看破绝大多数的 “技术砖家” 与大忽悠。 即使是入行多年的老司机,也能在重温的过程中有新的收获 —— 而这些更新的引用参考文献则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绝佳索引,切勿错过。

现今,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,大多数应用都属于数据密集型应用。本书从底层数据结构到顶层架构设计,将数据系统设计中的精髓娓娓道来。其中的宝贵经验无论是对架构师、DBA、还是后端工程师、甚至产品经理都会有帮助。

这是一本理论结合实践的书,书中很多问题,译者在实际场景中都曾遇到过,读来让人击节扼腕。如果能早点读到这本书,该少走多少弯路啊!

这也是一本深入浅出的书,讲述概念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卖弄定义,介绍事物发展演化历程而不是事实堆砌,将复杂的概念讲述的浅显易懂,但又直击本质不失深度。每章最后的引用质量非常好,是深入学习各个主题的绝佳索引。

本书为数据系统的设计、实现、与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概念框架。读完并理解本书内容后,读者可以轻松看破大多数的技术忽悠,与技术砖家撕起来虎虎生风🤣。

这是 2017 年译者读过最好的一本技术类书籍,这么好的书没有中文翻译,实在是遗憾。某不才,愿为先进技术文化的传播贡献一份力量。既可以深入学习有趣的技术主题,又可以锻炼中英文语言文字功底,何乐而不为?

DDIA 的第一版中文翻译,老冯是在 2017 年完成的,回首一看都已经八年过去了,让人嘘唏不已。 当年我选择从一个 “全栈工程师” 转职成为 PostgreSQL DBA,专心去搞数据库,这本书也算是有不少影响。 翻译这本书也让我收获了许多 —— 认识了许多朋友,带来了很多机会,也完成了技术声望的原始积累。 更重要的是,也让我第一次体验到开源,原来是这么有趣的一件事。

当年翻译这本书,前前后后用了大概三个月的业余时间。 这一次时过境迁,GPT 和 Claude 这些 AI 工具,加上已经有了一版作为参考,让翻译这件事变得非常轻松。 实话说,这次翻译第二版我总共也就用了两天不到的时间,大部份还是花在样式调整 hugo / hextra上,基本上翻译工作都是 Claude Code 完成的。

老冯前一阵子升级到了 Claude Max 20x,250 刀一个月。这个贵确实有贵的道理,我让他完整处理好英文 / 中文版本, 各种校对优化改进,几乎是连轴转的运行了一整天,今天这才把 Opus 4.1 的配额给刚刚打爆掉(还有一半 Sonnet 的!)。

当然,如何让 AI 翻译也是有一些技巧的,直接把文章丢进去的效果其实很一般。所以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—— 比如如果你把一整章内容丢给他让它翻译,那么可能直接就打爆输入输出 Token 限制了,你需要设计一些精细的策略来控制翻译工作流。

比如,我先取术语表,然后精心打磨核对这些计算机专业术语的翻译,然后再抽取目录,把所有的目录让 GPT 5 深入思考翻译成中文。 纲举而目张,让 Claude 根据目录拆分任务,分段读取英文/第一版中文培养语感(还要 Compact 上下文窗口), 然后利用术语表和目录进行逐段追加式翻译。这样子的最终效果就比之前的粗暴办法要好得多。

在形式上,我选择了用 Hugo 与 Hextra 静态生成,取代了原本的纯 Markdown / Docsify 模式, 解决了许多书籍排版的问题。在这个过程中还学到了一些实用的新 Markdown 扩展语法。总的来说,最终效果相当不错!

老冯正在通读第二版,并校对里面的错误。目前来看, Claude 翻译的版本可读性还是不错的,远远好于当年 Google 翻译和 DeepL 的质量。 有些地方中文读起来有些别扭的翻译腔,但是不影响理解,我会在后面的校订过程中持续优化。

当然,这是一个开源项目,所以如果你发现了任何错误,或者有任何改进建议,直接在 GitHub 上提交 Issue 和 PR 就可以!非常欢迎任何形式的贡献。

https://github.com/Vonng/ddia

相关文章

专栏:Postgres大法师
·1188 字·3 分钟
关于 PostgreSQL 的开发,管理,原理,生态,工具,架构设计,性能优化,故障排查等方面的文章导航。
专栏:云计算泥石流
·3978 字·8 分钟
整整一代应用开发者的视野被云遮蔽,让我们用实打实的数据分析与经历,讲清公有云租赁模式的价值与陷阱。
专栏:数据库老司机
·4630 字·10 分钟
数据库领域充满着太多胡言乱语与不实营销,数据库老司机带您拨云见日,穿透迷糊,直击行业核心与本质。
PostgreSQL主宰数据库世界,而谁来吞噬PG?
·5965 字·12 分钟
那些曾经让 MongoDB,MySQL 走向封闭的力量,如今也同样在 PostgreSQL 的生态中发挥作用,PG世界需要一个代表“软件自由”价值观的发行版。
KubeSphere:开源断供背后的信任危机
·3733 字·8 分钟
删除镜像跑路,这不是商业化闭源的问题,而是卡脖子断供问题,直接摧毁了社区多年积累的信任。
PostgreSQL 已主宰数据库世界
·3038 字·7 分钟
2025 年的 SO 全球开发者调研结果新鲜出炉,PostgreSQL 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最流行,最受喜爱,需求量最高的数据库。已经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 PostgreSQL 整合整个数据库世界了!